“清明至,野艾香,清果嫩,美味尝。”清明时节,为弘扬传统文化,进一步厚植广大青少年爱国情怀。三灶实验中学以“巧手揉青团 劳技传民俗”开展清明节手工劳技活动。
劳技课遇上清明节
清明节不仅是祭祖和纪念的节日,它蕴含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历史、传统和习俗。劳技徐苏婷老师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与底蕴揉进课堂之中。将清明节与劳技课相融合,使传统文化的魅力跃然纸上。
绿叶裹馅情意浓
同学们齐心配合,在老师的指导下,经过和面、加馅、收口、搓圆等过程,制作出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青团。在实践中,锻炼协调能力,培养团队合作精神,也体验到清明节与劳技课的奇妙碰撞,揉出文化传承。
碧玉团圆满屉香
散发着浓郁艾草清香的青团出炉,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亲手制作的那一个青团。刚出锅的手工青团外皮软糯,微微苦涩的艾草包裹着甜甜的豆沙馅,咬下一口,幸福快乐的笑容便绽放在每一个同学的脸上。
传统文化味蕾传
同学代表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老师们,这一个个小小的青团蕴含着同学们深厚的感情,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接续。分享青团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。
在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,学校不仅是知识的殿堂,更是文化传播的沃土。三灶实验中学将积极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新途径,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,让传统文化在同学心中生根发芽。使同学在感受传统节日韵味的同时,体验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,让三实学子将传统文化代代传承。